四川省達縣職業高級中學
- 企業性質:集體事業
- 所在地區:達縣
- 注冊資金:10000萬元 人民幣
- 企業官網:http://
- 員工人數:100-499人
- 公司地址:達縣南外華蜀北路398號

公司介紹
四川省達縣職業高級中學,位于川東北,坐落于鳳凰山麓、州河之濱,創建于1963年金秋,是四川省最早開辦的兩所職業學校之一,系全國第二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。現將學校有關情況簡介如下:
一、基本情況
辦學四十多年來,在各級黨政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、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,學校全體教職工艱苦創業,拼搏奮進,促進了學校快速發展,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、育人效益和社會效益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市縣教育事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。1995年升為市重點,1997年被評為省重點,2005年1月被教育部批準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。學校現為一校三點,有職高本部、初中部和白馬校區(原白馬初中),占地面積120畝,建筑面積60000M2;有職業高中、職業初中和各種短訓班,開設專業13個,教學班70個,在校生近4500人,教職工200多人。學校現有黨員122人,其中在職87人、退休20人、學生黨員15人。
二、學校文化
學校精神:一條心、一口氣、一股勁、創一流。
辦學宗旨:以就業為導向,以服務為宗旨,立足達州,面向全國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服務。
辦學理念:以德立校,依法治校,以質強校,特色活校,科研興校,智能振校,管理增效。
育人理念:人人有才,人無全才,揚長避短,個個成才。
三、辦學舉措
管理模式:學校堅持實行校長負責制、部門責任制、目標管理制、全員聘任制,實施“校級聘任中層、中層聘任教職工”的二級聘任制和“人員能進能出、職務能上能下、待遇能高能低”的用人機制。具體采用“四意識四管理”模式(教師管理--突出科研意識,實踐服務管理;學生管理--激活主體意識,實踐柔性管理;教學管理--樹立參與意識,實踐效益管理;環境管理--增加審美意識,實踐和諧管理)。
辦學模式:(1)學歷教育:長短結合、校企結合,產教結合、工學結合,聯合辦學、中初結合。(2)短班培訓:堅持三個結合(長短結合、產教結合、工學結合)的培訓原則,實現辦學形式多樣化;注重兩種(訂單式、現場式)有效的培訓方式,突出教育教學針對性;確保一個暢通的就業渠道,實現辦學效益的最大化。
教學模式:實行“大專業、寬基礎、活模塊”和“一年重基礎、二年強技能、三年找出路”的教學模式,積極推行職教學分制、彈性學制。
教學方法:實行“尊重學生,分層教學”、“按需培養,分類導學”、“自主選修,發展特長”等辦法,開設活動課,強化動手能力,突出“雙證制”。
辦學措施:積極抓好學歷教育和各類培訓就業工作;實施精細化管理,不斷推進教育教學和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,努力打造精品學校,認真創建學習型學校,切實構建和諧學校。
四、辦學成效
人才培養:辦學40多年來累計為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2萬多人。
招 生:采取全員招生、全年招生、全過程招生,實現年招職高生1500人以上,位居市第一,省前列。
培 訓:學校常年開辦計算機、電工、鉗工、焊工、旅游、服裝等培訓班,已累計培訓農民工12000多人、社會青年和分流學生10000多人。
技 能:學生技能競賽五次居市第一,四次列省第二,一次列省第三。
就業升學:畢業生就業(升學)率達100。
教育科研:學校承擔的四項科研成果分獲國家及省、市政府獎。教師賽課90多人次獲省市縣一等獎。
目標考核:學校綜合目標考核連續十七年獲達縣一等獎。
五、學校榮譽
學校相繼獲中國西部名校、社會滿意學校、省文明單位、省校風示范學校、省改革創新先進單位、省普法先進集體、省衛生先進單位、省優秀基層團組織、省先進職工之家、省綠化示范學校、市職教先進單位、市依法管理示范學校和達川地區優秀基層黨組織、達縣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先進集體、達縣優秀基層黨組織等殊榮250多項。同時,學校被命名為省計算機、英語等級考試先進考點學校、省再就業培訓基地、省市扶貧開發培訓示范基地、省勞務扶貧工程培訓基地、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、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和縣職業教育中心。
一、基本情況
辦學四十多年來,在各級黨政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、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,學校全體教職工艱苦創業,拼搏奮進,促進了學校快速發展,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、育人效益和社會效益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市縣教育事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。1995年升為市重點,1997年被評為省重點,2005年1月被教育部批準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。學校現為一校三點,有職高本部、初中部和白馬校區(原白馬初中),占地面積120畝,建筑面積60000M2;有職業高中、職業初中和各種短訓班,開設專業13個,教學班70個,在校生近4500人,教職工200多人。學校現有黨員122人,其中在職87人、退休20人、學生黨員15人。
二、學校文化
學校精神:一條心、一口氣、一股勁、創一流。
辦學宗旨:以就業為導向,以服務為宗旨,立足達州,面向全國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服務。
辦學理念:以德立校,依法治校,以質強校,特色活校,科研興校,智能振校,管理增效。
育人理念:人人有才,人無全才,揚長避短,個個成才。
三、辦學舉措
管理模式:學校堅持實行校長負責制、部門責任制、目標管理制、全員聘任制,實施“校級聘任中層、中層聘任教職工”的二級聘任制和“人員能進能出、職務能上能下、待遇能高能低”的用人機制。具體采用“四意識四管理”模式(教師管理--突出科研意識,實踐服務管理;學生管理--激活主體意識,實踐柔性管理;教學管理--樹立參與意識,實踐效益管理;環境管理--增加審美意識,實踐和諧管理)。
辦學模式:(1)學歷教育:長短結合、校企結合,產教結合、工學結合,聯合辦學、中初結合。(2)短班培訓:堅持三個結合(長短結合、產教結合、工學結合)的培訓原則,實現辦學形式多樣化;注重兩種(訂單式、現場式)有效的培訓方式,突出教育教學針對性;確保一個暢通的就業渠道,實現辦學效益的最大化。
教學模式:實行“大專業、寬基礎、活模塊”和“一年重基礎、二年強技能、三年找出路”的教學模式,積極推行職教學分制、彈性學制。
教學方法:實行“尊重學生,分層教學”、“按需培養,分類導學”、“自主選修,發展特長”等辦法,開設活動課,強化動手能力,突出“雙證制”。
辦學措施:積極抓好學歷教育和各類培訓就業工作;實施精細化管理,不斷推進教育教學和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,努力打造精品學校,認真創建學習型學校,切實構建和諧學校。
四、辦學成效
人才培養:辦學40多年來累計為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2萬多人。
招 生:采取全員招生、全年招生、全過程招生,實現年招職高生1500人以上,位居市第一,省前列。
培 訓:學校常年開辦計算機、電工、鉗工、焊工、旅游、服裝等培訓班,已累計培訓農民工12000多人、社會青年和分流學生10000多人。
技 能:學生技能競賽五次居市第一,四次列省第二,一次列省第三。
就業升學:畢業生就業(升學)率達100。
教育科研:學校承擔的四項科研成果分獲國家及省、市政府獎。教師賽課90多人次獲省市縣一等獎。
目標考核:學校綜合目標考核連續十七年獲達縣一等獎。
五、學校榮譽
學校相繼獲中國西部名校、社會滿意學校、省文明單位、省校風示范學校、省改革創新先進單位、省普法先進集體、省衛生先進單位、省優秀基層團組織、省先進職工之家、省綠化示范學校、市職教先進單位、市依法管理示范學校和達川地區優秀基層黨組織、達縣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先進集體、達縣優秀基層黨組織等殊榮250多項。同時,學校被命名為省計算機、英語等級考試先進考點學校、省再就業培訓基地、省市扶貧開發培訓示范基地、省勞務扶貧工程培訓基地、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、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和縣職業教育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