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豐市龍山中學
- 企業性質:集體事業
- 所在地區:汕尾
- 注冊資金:4000萬元 人民幣
- 企業官網:http://www.lflszx.com
- 員工人數:500-999人
- 公司地址:廣東省陸豐市龍山中學

公司介紹
廣東省陸豐市龍山中學
龍山中學地處海陸豐革命老區,是粵東地區久負盛名的老牌名校。她的前身為龍山書院,始建于清朝乾隆七年(公元1742年), 迄今268年,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。學校目前是廣東省一級學校,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,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創建學校,近期又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、廣東省工人先鋒號、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殊榮。
學校圍繞金龍山畔,參天古樹蔥籠綿延,現代化建筑與雕梁畫棟掩映其中,三處革命歷史遺跡(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會場舊址,紀念“五四”運動活動舊址,張威紀念亭)耳提面命。龍起硯池朝北闕,山揮筆柱繪南天,人文氣息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,科學精神與育人氛圍相得益彰。
學校現有95個教學班,學生6700人,校園占地14.4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。教職員工420多人。其中全國“五一”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,省級勞動模范2人,特級教師人1人,省級優秀教師16人,地市級學科帶頭人9人。
龍山中學,自然環境優美,校內古樹參天,綠蔭如蓋,鳥語花香,綠化率超過70%。走進龍山校園,處處洋溢著現代化氣息:綜合大樓氣勢恢弘,教學大樓明亮寬敞,學生公寓整潔舒適,實驗大樓設備先進精良。學校校園網、綜合大樓、科技館、學術報告廳、桃李園、理、化、生實驗室、圖書館、多媒體平臺等現代設備設施及信息化水平,達到國家級示范性高中標準,在汕尾市首屈一指。
學校繼往開來,將先賢們200多年前鐫刻于“龍山書院”門頂上的“文章華國”辦學宗旨,發展為“文章華國、科技興邦”校訓,提出“文化、和諧、魅力”的辦學思路,以“創建南粵名校,實現文化管理”為目標,堅持“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個性張揚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現代文明人”的辦學理念。
學校文化領銜,管理創新,形成了“全面+特長+精品”的辦學模式和“富有愛心、懂得感恩、學會合作、共享成功”的人才培養標準,以“經營學校”、“校長無權”、“沒有教不好的學生”的主體理念和參與式民主管理、常規管理扁平化、質量管理標準化、創新管理三效化的特色管理在當今超大規模學校的競合中嘯傲潮頭。
質量立校、科研強校是我校的基本發展戰略,我校優化質量的支撐系統及監控體系,強化宏觀中觀微觀三質量管理層次的能力,以“充滿生命氣息創新課堂”為內核,以落實教研常規、創新教研為重要抓手,將“質量工程”和“名校工程”、“名師工程”、“青藍工程”掛鉤,互相促進,互相滲透。目前我校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國家及省級9個,校市級118個。近三年來,學校先后獲得“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”、“廣東省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范學校”、“廣東省歷史示范教研組”、“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”、“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范學校”稱號,教師發表論文、著作或獲獎共272項,學生參加各項學科競賽獲省級獎以上153人次,四年高考均獲市高考優秀獎,各項成績均居地市第一位。
學校聲譽日隆。近年來,學校先后被上級各部門評為:“和諧中國•;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百佳創新學校”、“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重點示范校”、 “中國師德建設示范單位”、“全國教師基金科研先進單位”、“全國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學校”、“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”、“廣東省先進集體”、“第十屆廣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”、“廣東省巾幗文明崗”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與國際空間信息技術培訓研究院(IISIT)全國“朝陽計劃基地”等諸多榮譽稱號,驕人的辦學成績,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同和贊譽。
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,被《中國教育報》、《廣東教育》、《廣東教育發展報告》、《中國學者》、《中國教師報》、《現代教育報》、《教育文摘周報》、《德育報》等刊物先后發表推薦,省市電視臺曾作專題報道,辦學特色在《今日廣東》、中國名校網等網站不脛而走,規范管理被廣東省廠務公開領導小組列為典型。
百年龍中,正進入歷史最好發展時期,將積悠久的辦學歷史源脈,深厚文化之底蘊,體現質樸大氣,彰顯浩然正氣,以非凡的膽識和氣魄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,昂首進入全國名校之林!
龍山中學地處海陸豐革命老區,是粵東地區久負盛名的老牌名校。她的前身為龍山書院,始建于清朝乾隆七年(公元1742年), 迄今268年,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。學校目前是廣東省一級學校,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,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創建學校,近期又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、廣東省工人先鋒號、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殊榮。
學校圍繞金龍山畔,參天古樹蔥籠綿延,現代化建筑與雕梁畫棟掩映其中,三處革命歷史遺跡(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會場舊址,紀念“五四”運動活動舊址,張威紀念亭)耳提面命。龍起硯池朝北闕,山揮筆柱繪南天,人文氣息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,科學精神與育人氛圍相得益彰。
學校現有95個教學班,學生6700人,校園占地14.4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。教職員工420多人。其中全國“五一”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,省級勞動模范2人,特級教師人1人,省級優秀教師16人,地市級學科帶頭人9人。
龍山中學,自然環境優美,校內古樹參天,綠蔭如蓋,鳥語花香,綠化率超過70%。走進龍山校園,處處洋溢著現代化氣息:綜合大樓氣勢恢弘,教學大樓明亮寬敞,學生公寓整潔舒適,實驗大樓設備先進精良。學校校園網、綜合大樓、科技館、學術報告廳、桃李園、理、化、生實驗室、圖書館、多媒體平臺等現代設備設施及信息化水平,達到國家級示范性高中標準,在汕尾市首屈一指。
學校繼往開來,將先賢們200多年前鐫刻于“龍山書院”門頂上的“文章華國”辦學宗旨,發展為“文章華國、科技興邦”校訓,提出“文化、和諧、魅力”的辦學思路,以“創建南粵名校,實現文化管理”為目標,堅持“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個性張揚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現代文明人”的辦學理念。
學校文化領銜,管理創新,形成了“全面+特長+精品”的辦學模式和“富有愛心、懂得感恩、學會合作、共享成功”的人才培養標準,以“經營學校”、“校長無權”、“沒有教不好的學生”的主體理念和參與式民主管理、常規管理扁平化、質量管理標準化、創新管理三效化的特色管理在當今超大規模學校的競合中嘯傲潮頭。
質量立校、科研強校是我校的基本發展戰略,我校優化質量的支撐系統及監控體系,強化宏觀中觀微觀三質量管理層次的能力,以“充滿生命氣息創新課堂”為內核,以落實教研常規、創新教研為重要抓手,將“質量工程”和“名校工程”、“名師工程”、“青藍工程”掛鉤,互相促進,互相滲透。目前我校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國家及省級9個,校市級118個。近三年來,學校先后獲得“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”、“廣東省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范學校”、“廣東省歷史示范教研組”、“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”、“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范學校”稱號,教師發表論文、著作或獲獎共272項,學生參加各項學科競賽獲省級獎以上153人次,四年高考均獲市高考優秀獎,各項成績均居地市第一位。
學校聲譽日隆。近年來,學校先后被上級各部門評為:“和諧中國•;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百佳創新學校”、“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重點示范校”、 “中國師德建設示范單位”、“全國教師基金科研先進單位”、“全國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學校”、“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”、“廣東省先進集體”、“第十屆廣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”、“廣東省巾幗文明崗”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與國際空間信息技術培訓研究院(IISIT)全國“朝陽計劃基地”等諸多榮譽稱號,驕人的辦學成績,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同和贊譽。
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,被《中國教育報》、《廣東教育》、《廣東教育發展報告》、《中國學者》、《中國教師報》、《現代教育報》、《教育文摘周報》、《德育報》等刊物先后發表推薦,省市電視臺曾作專題報道,辦學特色在《今日廣東》、中國名校網等網站不脛而走,規范管理被廣東省廠務公開領導小組列為典型。
百年龍中,正進入歷史最好發展時期,將積悠久的辦學歷史源脈,深厚文化之底蘊,體現質樸大氣,彰顯浩然正氣,以非凡的膽識和氣魄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,昂首進入全國名校之林!